百年工业

百年激荡

资本主义 100 年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一切时代的总和

—— 卡尔·马克思

前工业时代

为了阐述工业体系的奇特之处,我们必须回到广义的工业革命之前,也就是大概1600~1700年。尽管距离珍妮机的出现还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但在历史上的科技进步思潮来说,这一段时间,世界发展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欧洲从黑暗的中世纪走了出来,攫取着五大洲的财富,美洲正在开荒,东亚的明王朝余威尚在,南亚印度莫卧儿王朝虽然即将走向分裂,但尚可维持统一,中东的奥斯曼帝国如日中天。更重要的是,对于后世影响极为深刻的发明发现在此时涌现。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发明发现连接了人类农业时代与工业时代,沟通了人类的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尽管在不同地区这些特点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段时间是人类进入定居农耕后绝无仅有的经历。就我个人观点而言,这一段时期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由铜器时代发展到铁器时代的重要性,是仅次于工业革命的辉煌时期。下面列举几例这期间的科技爆点:

  • 1596年中国李时珍《本草纲目》
  • 1637年中国宋应星《天工开物》,同年法国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
  • 1639年中国徐光启《农政全书》
  • 1643年意大利托里拆利发现了大气压,11年后马德堡半球公开实验
  • 1653年法国帕斯卡发现帕斯卡定律
  • 1661年英国玻义耳提出元素定义,把化学确立为科学
  • 1665年英国胡克首次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 1670s年牛顿和莱布尼茨分别创立微积分
  • 1676年丹麦勒麦证明光以有限速度传播
  • 1676年法国马略特发现气体的玻义耳-马略特定律
  • 1703年德国施塔尔将燃素说系统化
  • 1712年英国纽可门制成第一架实用蒸汽机

前工业时代科技发明发现的特点

  1. 这些发明发现大多是全面性的,总结性的知识或者思想前卫的理论的非直接应用于生产性质的。
  2. 这些发明发现是农业时代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工业时代的先导。
  3. 这些发明发现彼此关联不大,即使有关联的因果关系也不明朗,甚至出现实际应用早于理论提出的现象。
  4. 这些发明发现最主要出现在东亚和欧洲,且两个地区的发明发现有着迥然不同的特点。而南亚次大陆,伊斯兰传统地区以及中亚的发明发现则很少,北非以南基本没有。
  5. 这些发明发现集中涌现,频度广度超过了此前任何时代。

相关特点的解释

工业革命之前人类首先要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对于事物内在的联系和特点则不太关心,对其有深入研究的多是在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人,他们占据了劳动产品的大多数,少数对事物发展原理有浓厚兴趣的人就成了古典的哲学家和博物学家。受限于知识经验的匮乏,他们的研究多是广博而不深入的,形成的知识经验体系也是框架式的指导性的哲学,所以不能产出深刻的本质理论且难以运用于生产。尽管研究的不彻底,但相关研究的基础是农业时代积攒千年的经验知识。因此,这种工业革命前期的研究具有全面性先导性的特点,且那时人们对庞大的农业手工业知识需要梳理,而因受战争瘟疫影响下人均资源较为丰富的社会环境也有助于人类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这两点就导致了发明发现的集中涌现。此时的农业时代的生产力远非之前各种时代所能比的,这样,各种发明发现出现如此的烈度也就不奇怪了。可理论不深刻的后果就是这些发明发现彼此是孤立的,那些这些哲学家和博物学家并没有发现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当时的手工匠人还是依靠经验进行生产,比如,在制糖业中,搅糖师傅要依靠眼力和手感判断出糖的时机,烧火的师傅需要用皮肤和眼睛感受火炉温度的变化,尽管在随后的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了专职搅拌蔗液的机器来取代制糖师傅,还有仅靠训练几天就看懂温度计的童工来取代烧火师傅,但是此时的生产还是应用高于理论,人们对温度,工艺经验和定量考察的联系认识不足。直有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家工程师群体才成为推进世界生产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此之前,成为一名手工匠人依然是普通人最好的出路。从农业社会的历史角度来看,传统的强势农业政权一共有三处,分别是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欧洲,位于两河流域的中东以及地理位置较为封闭的东亚与南亚。其他的地区如中亚或者印度周围强敌环伺,不仅面临传统农业强权的竞争压力还面临着北方骑兵的威胁。对于中东来说,奥斯曼帝国建立后占据着东亚与欧洲沟通的必经之路,这时以国家的名义收过路费显然是收益率最高的方式。于是,本来可以凭借亚欧路上沟通进而搭上工业革命的浪潮的中东终于在欧洲人发现新航线之后落后了,而东亚和南亚本来作为新航线的目的地的打算也在哥伦布误打误撞的发现新大陆的现实下消失,在美洲种植甘蔗和香料远比亚洲容易得多,自此,中国和欧洲的科技模式发生了变化,彼此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机器时代

世界背景

上述的发明发现彼此孤立,倘若没有煤铁,没有自迭代的加工技术的话我们大概率还会停留在比较发达的农业社会,经历着几百年的农业周期。但是,人类运气比较好,自从蒙古铁蹄踏破了亚欧大陆后,蒙古人带来了战争和瘟疫,也同时带来科技与生机。瘟疫战乱使欧洲的人口快速减少,破坏了传统基督文化削弱了教会势力。蒙古势力阻碍中欧交流的同时迫使西方开启大航海时代,间接促进了新大陆的发现。而传统教会势力的孱弱也给了文艺复兴一个绝佳的机会。 这样,绵延百年的战乱瘟疫所导致的中西欧劳动力匮乏与宗教势力的削弱,迫使了新科学的出现,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新航线新大陆的发现。至此,一个空前的农业周期出现在欧洲,无尽的白银香料糖流入欧洲再流向中国。同时输入性通胀带来的无尽财富使得明政权不思进取,由外部环境导致的内部压力导致了千年来最严格的海禁,这更为欧洲带来了绝佳的机会,此时南亚的莫卧儿王朝也处在分裂中,这里有无限的劳动力和市场等着欧洲来攫取。随着航海时代的来临,荷兰由于其独特的国家模式,迅速的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荷兰霸权的后期仍然可以组建一支14万人的雇佣兵部队与法国作战,而这时是1687年。但荷兰的霸权是必然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过度投机的国家模式,狭小的国土与过少的人口。无论怎样,荷兰霸权不会永远持续下去,获胜者不管是英国法国还是普鲁士,这都不影响接下来发生的事。

煤,铁和布

早期的工业是分工细化的手工业,例如玻璃作坊有专职烧火的,专职制作玻璃液的,专职吹制玻璃的,纺织工场有专职煮棉的,专职纺线的,专职织布的。在手工业中,最枯燥,最耗费劳动力的莫非纺线和织布。早在珍妮机之前,英国人也在改良生产工具,但是珍妮机及其改进型的效率使得它的前辈都相形见绌。

对劳动力渴望的还有煤矿,自古以来,下矿都是一件极其耗费心力体力的事,劳动强度大,死亡率高。在奴隶制时代,也只有奴隶才下矿井,封建时代,就只有卖身奴,契约奴和战俘和囚犯才干这事。人们对煤的需求并不是天生的,但早期农业的燃料获取和战乱破坏了地表植被,人们不得不寻求更廉价更以获取的燃料来源。冶铁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需要各种炭类来提供普通燃料达不到的高温,但是开采煤矿经常伴随渗水,一旦地下的含水层被打破,排水问题始终难以解决。在蒸汽机出现之前一般靠人力或者畜力运用机械排水,效率低耗时长。在纽可门发明第一台实用化的蒸汽机之后,排水的问题便被解决了。在此强调一点蒸汽机的材料是铁,燃料是煤,工质是水。但是这种类型的蒸汽机效率很低,但是无所谓,有了需求总会有人改进的。

煤矿里的另一个问题是运力。煤矿多于山上,道路崎岖运煤困难,早期的解决方案是用硬木做成木轨,马拉货车运煤。但是这种方式运力低下费用高昂:在机器时代马还是昂贵的牲畜。解决这一问题的是瓦特,尽管瓦特并没有做出蒸汽机车,但最早的蒸汽机车结构就是把瓦特的蒸汽机小型化搬上了轨道车。此时是1804年。这样,由煤(需要排水) — 铁(需要高温) — 机械加工技术 — 蒸汽机(需要能源和工质) — 煤(需要排水) 的工业循环就初步形成了。

但是这时的工业爆发还缺少一个临门一脚的条件 — 那就是能够发展上述循环的自迭代的功能。如果没有这个条件的话,这次的技术爆炸可能在人类历史上只不过是一轮非常不错的农业周期,最终农业政权还是会走向分裂,战争,导致人口减少,然后再次重启一个新的周期。然而这个条件是人类走向那时那刻的必要条件,没有它,人类绝不会造出蒸汽机,绝不会改进纺织机,也绝不会把荷兰拉下海上霸主的地位而这个条件就是以机床为代表的机械制造技术和熟练工人。蒸汽机的核心部件是气缸,要想做出不漏气又可滑移的气缸需要足够精密的机械加工技术。为了提高蒸汽机效率需要提高缸内气压,这又进一步对加工技术和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了发现品质更好的煤铁矿,改进更优良的工艺。此外,机床的制造也需要更精密的加工技术更优良的材料和更优秀的工人。

至此,煤(需要排水) — 铁(需要高温) — 机床(能够自迭代) — 蒸汽机(需要能源和工质) — 煤(需要排水) 的循环已经进化为 更多更好的煤(需要排水) — 更优质的铁(需要高温) — 更精密的机床(能够自迭代) — 性能更好的蒸汽机(需要能源和工质) — 比循环之初还要更多更好的煤(需要排水)。现在只要有一个动力让这个循环持续下去那么工业革命就到来了。那么是什么推动了这个循环呢?—— 是利润。

其实推动工业循环可以不是利润,例如初期的苏联采用了指令式的计划经济,那时推动工业循环的是忍受统治压力和竞争压力的技术官僚所推动的。但是在此时的欧洲,资本主义的奴隶贸易风头无两,因此相对于保守的封建主义,发展工业最成熟的工具只剩下资本主义了。利润的条件一旦满足,无论是何种产业,只要利用上述三个条件这个循环就会永无止境的运动下去。最早担当这一重任的产业是纺织和远洋物流。首先说纺织,上文提到,纺织业需要大量劳动力纺线织布,而有了瓦特蒸汽机车作为动力源,珍妮机便织出了巨量财富。又密又匀的机器布远非手工布所能比的。这样,依靠着全球殖民体系,在几十年的时间内英国机械纺织业便打垮了印度持续千年的繁荣手工纺织业。对于远洋物流来说,最早的动力是人力以及风力,而有了蒸汽机之后,船舶的航速航程便极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逆风条件下的船速稳定性也会显著提高,这不仅提高了民用货船的运输效率,而且还提高了海军和海盗的机动力。于是,物质信息流转速度显著提高,资本周转速度,利润积累速度显著变快,世界被更紧密的连接在了一起。进一步,由机器产生的更多的利润被用来扩大再生产,产生出比原来多得多的利润被再次用于投资,工业体系迎来了指数级别的增长。

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了。

工业革命的代价

任何有利事物都有其相反面,这种相反面总给人类不利因素,这就是代价。工业革命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重大的事件,极大地便利了民众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其惨痛的代价。欧洲人做梦也想不到,在爆发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土地上竟然戏剧性的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在付出了上亿人生命之后把世界霸主的地位送给了美国,并且几乎是错失了第四次工业革命。除了战争外,在工业革命的早期,环境的破坏以及工作环境的恶化甚至让普通民众生活水平还不如农业时代,资本原始积累带来巨大的贫富差距,不合理的城市化政策让数以万计的贫民死于火灾和空气污染,频繁的经贸摩擦带来的政治甚至军事摩擦也为民族主义和世界大战埋下伏笔。

电气时代

世界背景

电气革命的源头实际上与机器革命爆发是同一时期的,早在1746年莱茵瓶就诞生了,而在1780年伽伐尼发现的电流更激起科学界的极大兴趣。直到1799年伏特堆诞生,真正意义上的的电力时代开启了。此时工业革命的先发地正处于增长的狂欢中,百年的殖民历程和数十年的工业积累让日不落帝国的赫赫威名响彻全球。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首先爆发在德国和美国。早在一战前,德国就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整合,凭借着优越的煤铁矿,德国在鲁尔区整合成了欧洲最大的煤钢联合企业,美国由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以及百年建设,在一战前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同时,渴望劳动力与市场的为代表的同盟国与已瓜分完毕现存殖民地的协约国有着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直接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电气设备,内燃机及化学工程与科研人员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上一次形式相同而内容不同。上一次工业革命的是以 蒸汽机 — 煤铁复合体 — 机床 — 蒸汽机 为循环的,这次是以 电气设备/内燃机 — 石油/电气寡头 — 机床 — 科学家 — 电气设备/内燃机 为循环的。这一循环比第一次周转更快,技术水平更高,初步展现了工业体系的复杂。

其中电气设备/内燃机为工业循环提供动力,电机的出现使得世界能源格局出现重大调整,人们不必以煤矿为中心建设经济,这直接导致之后的传统工业区衰落。实际上,这种能源格局的调整相比当时重要的电气发明并没有多么立竿见影,把电气设备抬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宝座的是电子通讯设备。在电子通讯设备出现之前,人类传递信息的能力与传递宏观物质的能力是一样的,除了少部分用生物,光学等耗资巨大且消息传递不准确的途径外人类再也找不出其他更快速更准确的信息传递方式了。但是自从1837年电报诞生后,人类沟通全世界的雄心与日俱增。在仅仅11年后,世界第一条海底电缆横空出世,又过了8年,世界第一条跨洋电缆完工,而此时是1858年,距离我们熟知的近代史开端仅仅过去了18年。

19世纪中叶就有了内燃机的设想,只不过当时充当燃料的是煤气。随着石化工业的发展,一种在原油中占比巨大的燃料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早期机械工艺能力不过关,而汽油机结构复杂,因而第一台实用化的内燃机是用于发电和船用的结构简单的大型柴油机。归根结底,内燃机的原理与蒸汽机相同,只不过工质由水变为燃油。但是内燃机对材料和润滑的要求很高,对机械加工技术要求更甚。但材料依靠上次工业革命的铁基合金,润滑依靠石化工业,做到这两点都不难,唯一的问题是机加工技术,这一点需要足够的时间和市场来保证。

如果说体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化学水平是三酸两碱,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代表化学产物就是代表实际应用的有机化学。此时的化学工程主要为机械产品服务,无论是钢材的冶炼,表面处理,硫化橡胶,还是工业油的生产,木质机械的化学处理,这些都占据了化学产品的大部分。少数其他行业如绝缘塑料,化肥,炸药,医药等产品,虽然在今天看来无比重要,但是在当时这些产品还未发展成熟且产量较低,少数的高产量成熟产品也主要被用于战争,典型的是炸药和医药。那时的发明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为人类移山填海的炸药竟然被用来消灭人类自身,而检验救死扶伤的医药产品的最方便方式竟然是战争。无论如何,化学工业在这次工业革命中雨中春笋般的涌现出来,他将会在二战后迎来属于他的高潮。

科学家群体早在前工业时代就活跃于各个领域,但那时的科学家的研究主要依靠个人兴趣,并且大多涉猎广泛。大量直接应用于生产的科学研究发生在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参与者主要是各种手工匠人,他们依靠经验来改进工艺和机器。这很容易理解,工业革命早期生产资料匮乏,没有足够的试验器具供科学家们研究,少数能靠大脑推理演绎得出可靠结论的都是万里挑一的天才。但自从此次工业革命以来,大量的质量优秀的仪器被开发出来,科学家们首次运用大量仪器以量的角度观察这个世界。更振奋人心的是,此时的原动机,机械加工设备和化工过程的复杂度抽象度远超第一次工业革命,这正需要科学家解密原理以更好的应用在生产过程中。并且从上述分析可知,这时 生产 — 科学家 — 生产 的循环也建立起来了,工业革命将继续以生产出超越以往所有世代物质财富的速度进行下去,甚至包括第一次工业革命。

世界大战

无论如何改进技术更新产品,工业循化的形式是不会发生根本变化的,但是工业循化的内容是会发生变化的,比如原动机由蒸汽机变为内燃机能源由蒸汽变为电力等,这是由于工业自迭代的本质所决定的。另一个不发生变化的是工业循环的动力。无论动力是什么,工业循环总是需要动力持续下去的,只不过现在的动力是利润。

产生利润,意味着必须要有劳动力和原材料把产品生产出来,然后再把产品拿到市场上交换,并且必须被交换成功,此时利润便产生了。因而,产生利润需要两点条件:

  • 足够的劳动力,原材料和生产工具
  • 能够成功交换即产品占有市场
    一战前夕,殖民地被英法俄瓜分完毕,英国拿到了最肥美的运河,南亚,北非,南非和北美,法国获得了除英国外的绝大部分非洲,俄国得到了东亚,中亚,中东的一部分,以及东北欧的一部分。后发的以德国为代表的国家,因为落后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而没有足够的殖民地。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这样,德国在战前就超过了英国从而取得了欧洲最大工业国的地位,但足够的产品生产出来却又没有足够的市场致使利润无法收回。为了维持工业循环以保持足够的工业产能,防止被国际竞争压力中压溃,所以德国不得不发动战争。

经过上述分析,一战的爆发可以说是必然。只不过一战的爆发过于戏剧性,包括德国在内每个国家都想保持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原有的低烈度战争,可笑的是几乎所有国家都一方面告诫其他国家不要进行动员以保持有限的和平,另一方面惧怕其他国家的动员而又私下进行动员。于是原本不堪重负的工业循环就迅速转向服务于军工产品,而军工产品不直接作用于生产,它的利润是以敌对国家的战败为基础的,要想获得胜利必须在军工业的投资与敌对国家保持同等量级甚至超过对方。随着每个国家都在倍增军工业的投资,欧洲的局势迅速恶化,离大战爆发只差个火星。

这次战争让世人第一次看清工业化的战争的残酷,上千万受过工业化基本教育的士兵被派往战场,数百万标准化的栓动枪械源源不断的从工厂运往前线,几万公里铁路的修建只是为了赢得战争。在此次战争中战争的形式也发生了巨大转变,骑兵在机枪和炮弹的火力下难以突破防线,步兵的机动力受到极大阻碍,以战壕为为核心的绵延不断的多层防线便成为战争的最佳选择,上百万士兵在前进中失去生命仅仅为了十几公里。此外,多种新式战争机器在战争中也被首次运用,典型的是装载了内燃机的坦克和飞机,尽管作用有限,在工业产能的加持下产量迅速增长且下次战争中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会发挥更为巨大的作用。同时,新兴的化学工业也被运用在战争中,氯气的使用对这种绵延防线有巨大破坏,但是由于难以预测风向而运用较少。海军主要起保证贸易网的作用,主要作战舰艇是受巡洋舰保护的战列舰和潜艇。因德国开启无限制潜艇战之后误伤了美国客轮,这给美国下场留下了借口,随着美国下场,本就在作战兵力和自然资源都难以为继的同盟国更加雪上加霜。

历经四年的战争以德国战败为结束,原有的阿尔萨斯洛林被割给了法国,莱茵兰也被划为非军事地区,东部的土地被划给了波兰,实际上,德国的战败并未伤害到德国的核心利益,原本意图得到殖民地的德国仅仅是失去了一次机会。相比较协约国的处境就很尴尬,法国人付出了120万人死亡的代价仅仅得到了半个工业区和若有若无的战争赔款,更何况同盟国根本支付不起。英国人付出了90万人死亡的代价仅仅维持了表面的世界霸主地位,而德国付出了170万人死亡的便做到了重创英法联盟,并且顺便把俄国皇帝赶下了台。奥匈帝国被一分为二,匈牙利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独立地位。俄国承受了不能承受的战争负担因此迅速走向分裂,最终退出了战争并且在战争结束后建立了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这次战争最大的受益国是美国和日本,前者大发战争财,后者得到了德国在东亚殖民地的主权以及喘息的时间。

这场终结一切战争的战争除了战争外终结了一切,风雨飘摇的德国经济得到了美国的注资,一代人的伤亡会将用一代人的时间来抚平,可仇恨不会。得到了注资的德国重新焕发经济活力,9年后德国经济恢复到战前状态。又过了一年,德国经济地位重新回到世界第二,欧洲第一的战前地位。对殖民地和原材料的渴望同时也夹杂了对英法的民族主义仇恨推动了德国再次走向世界大战。但是这次不同,随着德国进入莱茵兰,吞并奥地利,英国的绥靖政策使法国以及一系列小国彻底失望,强硬的协约国再也不复存在。此时,法国因为一战损失了一代人而不想发动总动员,发动总动员的前提是英国也对等总动员,但随着德国入侵波兰,英国的保独政策终于起效,法国也随之对德宣战。

这次战争的残酷是绝无仅有的,原本在一战中崭露头角的武器在二战中迅速发展。随着化学技术的提高多种新式炸药被研制出来,炸药的威力逐步增加,安全性和烟尘问题也得到一定改善。在化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传统的机械控制在二战时也达到顶峰,新式的火控系统让坦克和火炮成为新的陆战主力。而空军由于石化技术的提高和飞机整体设计的进步在战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海军方面,以巡洋舰,战列舰保护的航母是主要作战核心,这一配置打败了以战列舰为海战核心的作战思想。在陆战方面,内燃机的运用使陆军的机动力大幅提高。相比一战的弹性防御的堑壕战思想,二战的机动作战能够迅速将堑壕分隔包围,没有补给的堑壕战犹如瓮中之鳖。典型的案例是德国对抗法国,装备了内燃机的坦克和现代化的运输卡车使得德军能够绕道阿登森林直取巴黎,这100公里的行程仅仅用了2天,而一战时,这个数字是2个月。于是从入侵法国到法国投降,德国装甲部队仅用了6个星期就完成了这一壮举。电子设备的出现使得不同部队配合程度大幅提高,因此主动的,进攻式的作战策略占据上风。依靠无线电台,指挥部可在千里之外收到侦察机的信号,这使得战场范围迅速扩大。东线战场上,由于苏联战前准备不足,内部大清洗还有余波,因而战争前期迅速失去大部分土地和工业,好在两个五年计划给了苏联足够的工业实力,使得苏联培养了足够的士兵和技术干部。相比德国的资源匮乏走的技术路线,苏联合理利用资源走了一条数量路线,在人员装备方面量大压倒了质优。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前期由于德军战斗经验和装备精良使德军迅速的推进到城内,而在城内,战争的废墟阻挡了德军现代化的坦克和空军部队,并且由于气候的严酷和补给的缺乏更使得德军单兵实力大大下降。终于,苏联的兵力优势以及顽强的抵抗斗志占了上风,德军在斯大林格勒遭到重大挫败。之后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成群的 T34 击败了 “虎式”“豹式”,量大管饱的炮火让德军吃尽苦头。从美国正式参战开始,德国就必定走向失败的道路,战前的美国工业实力是英法德的总和,控制的资源更是德国急缺的石油和橡胶。于是,二战的结束只是时间问题了。东亚战场上,日本的工业实力甚至没能超越意大利,中国的工业实力连日本都不如。因此亚洲战场不在本文叙述范围内。

信息时代

世界背景

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英帝国被打成废墟,德国被一分为二。美国依靠百万奴工和两次世界大战大发横财,苏联依靠计划经济抄底大萧条崛起。在东欧和东亚,苏联占据主导地位,在中西欧和美洲,美国占据主导地位。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从民用工业体系角度来看,美国在汽车,石化,食品,农业等产业占优,基础机械,基础化学更甚。而苏联在军事工业上占优,在枪炮坦,航空航天,纺织,基础材料加工,大宗原材料生产方面占优。但总体而言,苏联的生产效率是远不如美国的。

核能,集成电路与传统专门工业的巅峰

核能一个应用路线是用作武器。核武器的出现尤其是实战令各国震惊不已,特别是当核武器被无法控制战争的烈度的人类掌握时,核武器的威慑力就大大增加了。核不扩散条约于1968年被联大审议通过,尽管我们知道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都“非法”拥有核武器。这使条约看起很可笑,但我们可以从这一点看出,核武器作为平衡国际国际实力的有效手段是可以被“允许的”,前提是要支付代价。这也是在委婉的表达:核武器并不能毁灭世界,甚至连毁灭人类都不可以。从目前的和武器数量来说:它最多只能把人类现有的中大型城市毁灭,广大的乡村地区不属于它的工作职责。

核能另一个路线是能源,它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结合就是核能发电。核裂变发电我这里先不谈,这种发电方式不仅没有什么前途而且在人类总发电量中只占很少一部分。与之对应的核聚变发电的方式被视作解决人类能源的最终方法,因为在已探明宇宙中氢元素丰度最高,按质量算约占宇宙可见物质的四分之三,而可供聚变的氘和氚在氢元素中约占十万分之三,也就是说哪怕是在人类宇宙航行时最可靠的能源来源依然是核聚变。合适的聚变温度应在5千万-2亿度,因此现在聚变发电的难点在于控制高温粒子流不把容器打穿,而保护容器的难点在于研发恰当的材料以及提供快速准确的控制方式。可控核聚变作为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实施难度,应用可行性远超前人预料,在通往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道路上我们还要准备过渡方案。

但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核聚变作为人类可能的终极能源并不能解决人类社会一切矛盾。一种比较广泛的观点是,廉价的能源有助于人类到达“理想国”。但是不幸的是,包括能源突破在内没有哪项技术是真正的帮助完成这种最终的理想社会的。一千年之前人们把理想社会的实现建立在农业和水利工程的技术进步上,五百年的人认为繁荣和平的航海贸易就能建成人间天堂,到了一百年之前,理想社会就变成了苏维埃和全国电气化。如今只不过是把可控核聚变这层皮给披上去而已,无视了其他因素有尤其是社会因素的重要作用。对于建成理想社会的相关问题我的想法还不成熟,需要时间的磨练,我打算日后再谈。

集成电路

考虑到集成电路的极端重要性,我这里有必要单开一节来论述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的出现反映了人类对于计算的需求,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由质的层面飞跃到量的层面。等待着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是无穷尽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各种物化参数,这种计算复杂量远远超过传统查表计算和计算尺计算的能力,新的计算工具呼之欲出。最早担任这一重任的是机械式计算机,这种计算机早在二战时期便已大规模应用,具体原理就是利用机械运动来做出能够进行基本计算的零件,进而由这些零件和其他辅助计算的部分组成整体式的机械计算机。无论是密码破译,核定经济,计算强度、产率,还是计算弹道,船舶运行参数,设计飞行器等老式的计算机都有大规模的应用。但是这种计算机有着价格昂贵,速度慢,难以维护等缺点,因此在真空管出现后被迅速取代。

早期的真空管也称阴极射线管,其主要结构是一个内部含有电子放射源和收集电子装置的真空管,并且在放射源和收集装置之间还有与真空管外部相连的可以收集电子的回路。这样,只要持续给放射源供电,放射源就会发出电子,这些电子经过未导通的电子回路可以到达收集装置,但如果电子回路被导通,放射电子就会优先被收集电子的回路所吸引,电子就不能到达收集装置。我们把发射源叫做发射极,收集装置叫做集电极,收集电子的回路叫做基级,这样用基极就可以控制集电极的导通与否了。

有了基本的真空管和二极管,我们可以做成基本门电路,有了基本门电路后,我们还能做出复杂的逻辑电路。例如,可由四个与非门组成的JK触发器进一步组成T触发器,从而实现计数功能,计数的位数由JK触发器的个数决定,若再由若干门电路和二极管便可组成译码器,使得计数器可以将结果显示在十进制的数码显示管上。有了复杂电路后人们就可以应用于生产和科研,比如新的电子式的显示设备取代了机械式的数字显示设备。

集成电路复杂的逻辑首先被用在设计计算机上。高速,高可靠性,结构简单的电子式计算机迅速赢得美国军方的青睐。随着晶体管的小型化和MOS管的诞生,集成电路迅速小型化,使其可以装在飞机,坦克,火炮上。集成电路除了被制成计算机,还被广泛用于自动化控制上。早期的控制原件多采用机械式原理,结构庞大成本很高,当集成电路被小型化后,传统的机械式控制迅速被电气式取代,较低的成本高速的计算性能使得工业生产率大幅提高。在新世纪后,集成电路产业的迅速发展催生了互联网, 信息终端设备,工业自动化,信息处理软件等新兴行业,创造了惊人物质财富。

传统专门工业的巅峰

二战后的废墟并不能阻挡人们重建家园的愿望,消灭了过剩产品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二战虽然给人类造成了永久的创伤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人类科技的蓬勃发展,在和平的历史条件下进步缓慢的重工业在二战中迅速发展,同时各个传统工业门类迅速分化。例如机械这个传统工业门类在二战中与控制领域结合,产生了坦克火炮控制系统,并且同领域的航天也衍生出了飞行控制系统。机械领域与化学领域结合,诞生了高品质合金钢,表面处理工艺。在二战后期,由于战后重建的需要,机械与土木结合促进了工程机械大爆发等等。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专业门类的深入化和细分化颇有预见性的为接下来70年的工业化道路指明了方向。

集成电路出现后各门类工业模式发生了变化,它在取代了原有领域的部分产品的基础上也推动了自己的发展。例如,老式的气动管道物流传输系统被广泛用于医院,传媒和政府机关部门。但是及时,准确,易维护,投资低的电子式信息系统成了最新选择,除了少数对物流要求颇高的应用场合还在维持运行,绝大部分的气动管道系统在之后的电子设备大发展的时代被迅速抛弃。这种变化也是那时工业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能够节约劳动力的电子式系统占据了绝大部分发展通道,而催生出这一产业的机械化学和材料等产业却只能停留在改进工艺,探索物质新的组织方式这种古板的发展道路上。这种发展模式让人不得不联想第一次工业革命早期,那时传统的第一产业已经达到了发展的巅峰,它们无法再带领人类继续提高生产力了,只有剥削自己榨出足够的剩余农产品帮助工业成长,才能在此之后依靠工业获得足够的发展机会。两种情形对比来看,这实在让人唏嘘。

但总之,无论人类喜不喜欢,这种潮流还会持续下去的,拥抱变化的人努力地活着,墨守成规的人寂静的死去。新式的计算机结合工业的技术在80年代诞生,世纪末已经有了一部分应用,在下个世纪初的头十年是这种技术迅速发展的阶段。

在最后我还要强调一件事,那就是我写在文章开头的那句话:“资本主义 100 年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一切时代的总和。”马克思这句话并不准确,资本主义除了传统的工商业资本主义的形式外,还有农业的,宗教的,军事的等等,作为工具的资本主义是不会创造出如此的丰富的物质世界。我个人更喜欢把这句话改写成这样:“大工业生产 100 年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一切时代的总和”。并且这句话在此时依然是成立的,二战的消耗虽然庞大但而工业发展和恢复的速度更为迅速,这种迅速使得人类在此之前一切物质的生产和消耗都相形见绌。在二战中西欧70%的工业被摧毁,而各国50年代初的经济便达到了战前水平,此时离二战结束不过5年。

总结

新世纪前后的工业是我想要论述的重点,但碍于篇幅且本文行文较为抽象,与叙述新世纪的工业模式变化需要详实的数据的情况不,因此关于具体阐释世纪前后的工业变化将另开一文。虽然本文缺失了现代工业发展模式,但强调工业脉络目的已然达成,我们可以从上文总结出工业的特点,这并不妨碍我们所归纳结论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这些特点是我从大学四年的学习中获得的经验所总结出来的,我会在力求准确的基础上保证尽量简洁。详细解释将会发在本系列的下篇文章。

工业的特点 ^1

  • 工业需要自迭代系统,自我循环的结构和推动循环的动力。
  • 工业的增长脱离了人力畜力的限制,打破了农业社会发展上限。
  • 工业极度渴望增长,且增长的速度和带来的矛盾前所未有。
  • 现代的工业与资本主义绑定,于是逐利和过剩也成了其根本标志。
  • 经过百年发展,工业中的不同行业分化极其严重,生产过程极其复杂。
  • 工业时代的社会也有危机,并且这种危机不仅频繁破坏性还更大。
  • 满足需求新的工业产品收益丰厚,但产品改良到一定程度收益会下降。